当前位置: 首 页  >  观点荟萃  >  正文

李强: 城镇化应鼓励“县域经济”和“小资产者”

时间:05-04  来源:新华网  作者:李小雨

     新华网北京414日电(记者 李小雨)清华大学—新加坡管理大学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国际论坛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。来自中新两国的学者、企业界人士就城镇化、城市的转型与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。论坛间隙,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就中国的城镇化、城市管理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
    “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避开中等收入陷阱,还应当警惕一个数字,就是50%”。据李强教授介绍,当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0%时,就会到达一个关键性的十字路口。拉美的很多国家城市化率非常高,联合国报告显示拉美地区有80%的人口居住在城市,但一系列“城市病”却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“中国的城镇化现在显示的突出问题是,‘市’聚集了很大的财力,而县、小城镇对人的吸引力又太小。导致了中国的城市化过多的资源和人才流向了大中城市,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。城市化发展现在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资金往下流动,形成‘县域经济’。”

  在谈到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时,李强教授建议大陆应多学习台湾和香港的模式,鼓励“小资产者”。“台湾很多城市的风貌是:一家一户小老板、小饭馆,且很多夜市管理规范、卫生条件等各方面都很让人放心。而往往是这些小经营项目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。”大陆在这方面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欠缺,由于很多经营规范难以执行,城市的管理者还是以驱赶、罚款为主,没有做到及时地引导和提供让他们经营的空间。“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要看有多少五百强企业,还要看有多少中小企业和小经营者,要培养市场,顺势而导,推动小摊贩发展,这是解决城市发展起来以后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要素。”

  新生代的农民工和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特点。据李强教授研究,在“90”后毕业大学生中,有一半尚持农村户口。另外,老一辈的打工族在城市挣钱省吃俭用,把钱寄回老家养活父母和孩子,很多人还是希望挣够钱能返回农村。而“80”、“90”后的打工族消费力较强,往家里寄钱的人比重小,也更渴望融入城市生活。因此“中央在推动城市化时,不要被动地由政府去推动,要更多考虑人的意愿。”根据不同区域和年龄层的特点,以人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。

  新加坡的自有住房率达到了90%以上,其中一大部分人是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房“组屋”当中。李强教授认为,这样的房屋既具有商品性,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。中新两国的共同特点是政府的干预能力很强。新加坡政府很好地让市场和社会相结合,既提供了大部分人能购买得起的保障房,市场上又有可供自由买卖的商品房。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,将住房的政府保障和市场需求充分结合起来,逐步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