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 页  >  讲堂动态  >  正文

“华大讲堂”第48讲:刘丛强论“中国科技发展、创新驱动与基础研究”

时间:05-07  来源:新闻中心  作者:记者 吴江辉


    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后劲力量,只有基础研究强大了,才能推进科技创新,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”5月5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做客“华大讲堂”时如此表示。

    “华大讲堂”第48讲当日下午在陈嘉庚纪念堂举行,刘丛强应邀作《中国科技发展、创新驱动与基础研究》专题报告。报告中,刘丛强主要围绕全球大趋势、创新驱动经济发展、中国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基础研究与科学基金四部分展开阐述。

    “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就是全球大趋势”,刘丛强分析了当前全球化的背景,他指出,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,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;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,世界已进入“产业变革时代”;粮食安全、气候变化、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界关键挑战;金融危机以来,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“摆脱危机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”的主要驱动力,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。

   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和挑战?“世界范围内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。”刘丛强称,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创新战略部署,如美国两次发布“国家创新战略”,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;德国发布“2020高技术战略”提出“工业4.0”等。他引用专家判断称,“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冰冻期,产业处于转型期,技术处于革命性孕育期,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必将来自科技创新。”

    刘丛强分析,就中国而言,现在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“换挡期”和结构调整“阵痛期”叠加阶段,面临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严峻考验,发展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续问题突出。他称,就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,国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
    刘丛强回顾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,指出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对科技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,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提出自主创新方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,中国科技有了很大进步。他表示,当前中国科技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、科技法律体系不断完善、创新政策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。

    “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”,刘丛强说,虽然我国科技已取得很大进步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。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国家科技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等,刘丛强总结出,各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源头创新作用;突出强调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部门协调;更加重视“问题导向”或“需求导向”的基础研究部署。他称,基础研究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 刘丛强指出,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全面布局,稳步发展,正处于由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跃升期。科学基金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,培养人才和团队,发挥源头创新作用,为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。

    刘丛强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:中国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。他称,面对机遇,科学基金就如何进一步支持基础研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。报告中,刘丛强介绍了未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本概况等,为大家展现了一张即将绘就的国家科技发展蓝图。

    刘丛强还透露,未来几年国家基金委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,继续打造完整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链;尊重科学家首创思想,激活原始创新;加强科研工具研制,为创新提供条件;强化跨学科、跨部门结合,提高协同创新能力。

    泉州市领导陈万里、杨俊峰、陈沈阳、许昆贞、温惠榕等市委学习中心组成员,市直有关部门,在泉各高校、各民主党派负责同志,华大校领导贾益民、关一凡、朱琦环、彭霈等,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成员,全体中层干部及部分师生到场听取报告。副校长吴季怀主持报告会。报告会前,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万里向刘丛强颁发“华大讲堂”主讲嘉宾纪念牌,校长贾益民向其颁赠《华大讲堂五周年纪念文集》。

    报告会还通过“华大讲堂”专题网现场直播、新浪微博图文直播。

       6日下午,刘丛强还在副校长吴季怀、曾路的陪同下,参观我校校园规划建设模型室并登临行政研发大楼26楼俯瞰校园及周边环境,考察我校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,参观成果展示厅,了解我校产学研合作的情况等。

刘丛强作专题报告

刘丛强作专题报告

贾益民向刘丛强颁赠《华大讲堂五周年纪念文集》

陈万里向刘丛强颁发“华大讲堂”主讲嘉宾纪念牌

吴季怀主持报告会

报告会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