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 页  >  活动要闻  >  正文

第65讲:张蕴岭解读“一带一路”与发展新理念

时间:03-31  来源:  作者:刘沛

自中国提出倡议并积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以来,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沿线国家和地区组织的积极响应,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持积极肯定态度。2017年,我国政府工作报告5次提及并专门论述“扎实推进‘一带一路’建设”。那么,如何看待“一带一路”?它与发展新理念关系如何?3月31日上午,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做客“华大讲堂”第65讲,作《“一带一路”与发展新理念——学习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》专题报告。

“中国如何保持稳定发展,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,是目前国际国内最关注的问题。”张蕴岭首先解析今年全国两会所释放出的重要信号,“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特殊的国际环境,中国仍然坚持对内深化改革,对外扩大开放,将内外的发展整体结合,构建更加深刻全面的开放经济体制,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经济联系。”

“‘一带一路’是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分重要的内容,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张蕴岭指出,从建设“一带一路”的倡议提出以来,已经初见成效。大量沿线国家和地区组织,包括联合国及下属机构积极响应;成立亚投行、丝路基金开始运作;一大批国际合作建设项目启动。“一带一路”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共识。

为什么要建设“一带一路”?张蕴岭表示,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,全球化2.0的内外均衡发展思想影响下的大背景,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不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传统路径,需要以创新发展拓展市场和投资,创建新动能。而陆地和海上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大通道,经过近代历史的殖民与战争,中国与外部的关系发生转变,与外部的联系并不通达。“‘一带一路’倡议就是把中国与外部世界更紧密地连接起来,通过合作发展起来,重建辉煌。”

张蕴岭指出,“一带一路”不仅仅解决的是经济问题,更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,拓展发展空间,推动国际间新型的发展合作,纠正国内、地区以及世界发展不平衡,做建设性新型大国的重要发展战略。因此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发展的蓝图下,如何提出新理念,推动中国的发展,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。

“‘一带一路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,每个人都应该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。”张蕴岭对泉州市如何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大蓝图中发展提出两点建议:本地的主要支柱产业应思考如何构建自身内部的创新能力,对外进一步拓展新型的经济关系,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当地经济,通过新型的联系拉动自身发展;打好优势文化牌,加强文化交流,展现泉州长久历史积淀下的“丝路精神”,让国内外了解泉州所体现出的多元、多样、和谐的东方思想。

张蕴岭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学部委员、国际研究学部主任、学部主席团成员、国际学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、博士生导师,是第十、十一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、外事委员会委员。兼任中国亚太学会会长,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,中韩友协副会长,中国东盟博览会高级顾问,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官方工作组成员,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,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,广西大学东盟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,以及东盟与东亚研究院(ERIA)董事会董事(代表中国)等。作为国际问题专家,张蕴岭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经验,对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着深刻理解,为我国制定相关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泉州市领导温惠榕、林万明、陈铁晗等市委学习中心组成员,市直有关部门、在泉各高校、各民主党派负责同志,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、彭霈,以及党委委员、纪委委员等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成员,中层干部,辅导员,部分师生到场聆听讲座。泉州市纪委书记温惠榕为张蕴岭颁发“华大讲堂”主讲嘉宾纪念牌,曾路主持报告会。

张蕴岭作专题讲座

温惠榕为张蕴岭颁发“华大讲堂”主讲嘉宾纪念牌

讲座现场